首页 文化 收藏 体育 经济 旅游 科技 美食 社会 商城 论坛

任蒙: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意义来自其源头

来源于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 2021-06-12 20:30:50

2021年端午节前夕,记者采访了武汉作家、文化学者任蒙,请他就端午节的起源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。

古人迎战炎热夏季的约定和动员

任蒙说:"关于端午节的起源,民俗学界有种种不同的说法。其中有种观点认为,端午节是由上古时期的夏至节延续与演变而来,此说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,我也是赞同的。"

任蒙: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意义来自其源头

 

2019年端午节前夕,任蒙应邀在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与历史沿革

任蒙表示,夏至的时间在公历6月21日或22日,最炎热的季节开始到来,可能发生的风暴、泥石流、干旱等自然灾害,包括日常所见的蚊蝇蛇虫、易发疾病,农作物的病虫害等,都将危害生产生活。

老祖先出于对炎热的恐惧,便在夏季到来的日子,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抗拒恶劣时令,可以说夏至节是古人迎战炎热夏季的一种约定和动员。夏至节后来衍化为全民族的端午节,具体起源和演变交替的时代已无从考证。

任蒙: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意义来自其源头

 

2019年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活动现场

任蒙介绍道,因为端午节是上古先民出于驱害禳灾的目的兴起的节日,并非源于图腾信仰,所以,其主要活动是基于现实生活需要的,具有现实针对性,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衍化,其节俗仍然保持着鲜明的"务实"特征。也就是说,端午节的实际意义就是"逐疫",所以又称防疫节、驱瘟节、辟邪节等,主要表现古人驱害禳灾的愿望和生存的欲望。

端午节俗含有鲜明的科学性

在采访过程中,任蒙强调了端午节俗的科学性。他说,各地的端午节俗形形色色,累计起来不少于百种,绝大多数是围绕"逐疫"主题展开的。祖先们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战胜炎夏,战胜灾难,运用过一些迷信方式,但普遍还是通过某些科学手段来达到目的,如插艾熏室、悬挂菖蒲、药汤沐身、喝雄黄酒等。

艾蒿遍生于南方各地,具有驱虫、消炎、清火等实实在在的药用功效,被千家万户所采用,成为几千年流行不衰的药草。除了将其插入门楣,阻止蚊蝇入侵,夜晚就寝前还在房内燃烧,以其灭蚊驱虫。几十年前,湖北很多地方还以艾叶泡水洗涤幼儿,或擦洗外伤炎症,包括哺乳期妇女的乳下皮折糜烂,都以此法疗治,但采集艾叶一般在端午期间进行。屠呦呦团队在近似植物中提取青蒿素帮助人类战胜疟疾,距今不到半个世纪,以艾蒿疗疾不是简单的土方子,而是"大科学"。可以说,老祖宗创立的端午节包含着鲜明的科学意义。

任蒙: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意义来自其源头

 

端午龙舟赛

任蒙说,端午节和春节、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一样,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逐渐附会上去的。现在,说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想到龙舟、粽子、屈原。其实,人们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,是屈原投江几百年之后的南北朝时期,龙舟竞渡"为屈原招魂"之说兴起时,距离屈原已近千年。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需要,屈原精神在端午节中不断得到强化。这一点,民俗学者已经考证清楚。虽然人们不可能改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容,但应该正确地了解它们的来历。

荆楚大地的独特节俗

任蒙还重点介绍了湖北一带的端午节俗。他认为,端午节兴起于南方,所以,愈是南方,端午节过得愈隆重。武汉是典型的南方都市,荆楚之地又是屈原故乡,过端午一直是很讲究的。

端午食粽的风俗由来已久,风行全国,而包制粽子的主要材料糯米和箬叶,在湖北的产量都很丰富,所以有条件的人家都必须准备一份粽子过节,无粽不过端午。

湖北端午美食中的绿豆糕是比较独特的,其由来符合科学的饮食规律,也符合端午节的本来意义。因为绿豆性凉味甘,具有清热解暑,止渴退翳等功效,适合人们在暑期食用。

此外,荆楚大地江河相连,遍地湖塘,是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,盛产鸭禽蛋品。端午之际,腌制的新蛋正当其时,该上餐桌尝鲜。并且,皮蛋亦属清凉祛火之物,咸蛋也能够滋阴清肺。不过,相当于今天的现代化养殖,历史上的蛋品产量仍然有限得很。就在几十年前,很多家庭的食法,是把咸蛋或皮蛋切成若干瓣盛于盘中享用,"人手一蛋"显然是一种奢侈。

近代以来,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普及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,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,早期充满恐怖与畏惧气氛的端午节,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喜庆色彩,渐渐演变成了一个娱乐休闲的节日。(记者胡毅)

关注公众号


微信公众号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