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楚网 ·

3000件陶器来自乡野 成为校园一道艺术风景
楚天都市报    04-08
 \
\
4日,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第一季彩陶画展开幕,校园的主道一侧,各种颜色和花纹的彩陶器引人注目,大大小小共有好几十件。这全是学生们用水粉颜料在陶器上画出来的。那么,这些陶器又是哪来的呢?全是捡来的。“这不是烘炉吗,以前冬天提着烘手的;那个大的肯定是水缸!”——这些陶器确实不名贵,有的还有明显缺损,它们都来自农村。从去年年底起,光谷实验中学开展了“到乡村捡陶器”活动,发动老师们收集乡村里被弃用的陶器并带到学校。如今,校园里的陶器已达约3000个,其中不乏产自湖北名窑汉川马口窑的代表作“八仙坛”等。现在,学校的草丛里、墙根下、展示柜中,到处都是坛坛罐罐和大缸,校园成了一座“陶器博物馆”。
清明节的一项作业是捡陶器
这个清明节,光谷实验中学七(7)班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:只要是回农村老家扫墓的,都要带一个陶器来学校,也鼓励学生们去了解陶器背后的故事。班主任熊宗伟说,从前陶器在农村使用特别普遍,这项作业难度不大,
像这样的假期作业已成为光谷实验中学的新传统。之前的寒假,该校历史教师戴雪纷就在回乡过年前提前给住在新洲旧街的老爸“安排”任务,戴爸爸非常重视,不仅收集了很多被村民们丢到房前屋后的陶罐,看湾子里水塘淤泥中的一口缸样子好看,还去把它捞了上来;亲戚们听说后也都行动起来,在村里“薅”了一堆罐子。收获太多,戴雪纷特意租了辆卡车,拉了70多个陶器回武汉。她说,还有更“壕”的老师,回家一趟就能带回一百个陶器。
一所城市初中为什么突然对乡村陶器这么感兴趣?校长马国新说,这些从家乡的村庄中、院子角寻到的各式陈年陶器将架起“教育”与“生活”的桥梁。陶器曾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,饱含着民族记忆,师生们能通过它感知历史、触摸故乡。同时,大家还能创意点亮老陶器,这也是一种美育教育。
到拆迁村庄中去淘宝贝
这些陶器大部分来自拆迁中的村庄。
该校老师夏东海、邱国圣全程参与了收集过程。去年12月,他们得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有村子拆迁,就开车去转。当天收获颇丰,一下子捡到五六十个被弃的陶器,小车子装不下,只能租辆卡车往回拉。
之后连续几天,夏东海他们都在放学后去周围拆迁的村湾转悠,不少村子已基本拆完,留下了不少陶器,有次他们捡了300来个,只能堆马路边等卡车分批运,一辆依维柯拉了3次,忙到晚上9点多。“那里很荒,往外走1公里才有小卖部,那天我在马路边看守陶器,充饥就靠同事从小卖部买回的方便面。”夏东海说,不过,捡走陶器的前提是村民同意,他们会跟对方解释“罐子不值钱,我们是学校老师,捡回去是给学生上课用”,村民们一般也很大方。
学校还组织了一次大规模行动:老师们分三组、开了六七台车去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的拆迁工地上捡陶器。去之前,他们托当地学校的老师在村民中进行了宣传,去之后捡陶器就很顺利,那天共拖回好几百个;后来有家住龙泉街的老师结婚,老师们去喝喜酒时又收了五六百个陶器。
现在,老师们收集陶器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远,黄陂、蔡甸、新洲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,大家还计划去汉川马口、黄冈蕲春等著名的产窑地去看看。
旧坛坛罐罐也能成艺术品
“独一无二”的陶器如今在光谷实验中学随处可见:几乎每间教室都有学生改造过的陶器,有的做花盆,有的成为陈列品,还有的在讲台旁装书法卷轴;教学楼布置出了很多艺术角,沿墙伸展的博古架里全是陶器;到学校报告厅的路上,树木被栽进了大水缸里;报告厅旁,数百个被精挑出来的陶器放在高高低低的架子上,加上书籍,围成一个艺术空间,师生能在这里读书、休息……
在这里,除了少数展览品,大部分陶器对全校师生开放,很多学生毫无美术基础,也能在陶器上创作出很棒的作品。八(23)班学生王子轩就是这样,3月16日,他在学校举办的首次“画陶”比赛上创作了作品《星空的思念》,此次就参加了彩陶画展,摆放的位置还很显眼。“陶器给了学生们很多可能,有个缸可能是不合格品,特别歪,画上楚地的红黑花纹却很时髦;还有些缺了口的陶器,算是废品了,用彩色把破损的地方描出来,却有种妙手偶得的艺术美感;有的陶器光画还不够,还要加上一点花或是芦苇才算完整。甚至连怎么摆放都有讲究,要考虑作品怎么搭配更和谐。像我们这个彩陶画展,就前后调整了4次。”该校美术教师贾锐说。
陶器“贡献者”们也感到与有荣焉。戴雪纷的父亲就非常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的陶器后续报道,他打电话问女儿:第三张图这个缸是我们的对不对?
分享到
回到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