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楚网 ·

阿古拉,科尔沁草原上一座神秘而孤独的山
    10-12

文/熊宗荣

火车到达通辽时,已是夜间8点。市政协的高主任和乔主任已在站外迎候。等我们上车后,汽车径直开到市中心的国泰大酒店。待房间安排完毕,二位主任便领我们来到二楼餐厅。

陪同我们吃饭的有市政协王主席。王主席是蒙族人,身材高大,戴一副宽边眼镜,风度儒雅,对通辽的历史颇有研究。他向我们介绍说:

"通辽市原为哲里木盟,位于闻名中外的科尔沁大草原。科尔沁是内蒙古的三大著名草原之一,其东北是呼伦贝尔大草原,西北是钖林郭勒大草原。科尔沁草原辽阔,水草丰美,牛羊成群,风光绚丽,景色迷人,是最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。"

内蒙古通辽市

王主席说:"通辽市面积6万平方公里,人口370万,其中蒙古族占44%。通辽市的蒙古人占内蒙古自治区蒙族人的三分之一,占全国蒙族人的四分之一,占世界蒙族人的五分之一。

据王主席介绍:早在一万年前,科尔沁就有人类居住。3000 年前,科尔沁是东胡族和山戎族居住的地方。元代以前,科尔沁是契丹、女真、靺鞨等族游牧生息之地。元蒙时期,这里是成吉思汗之弟合撒尔后裔的领地。

清兵入关时,科尔沁部起过积极作用,担任开路先锋。清廷为了笼络科尔沁部,与之世代联姻。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萨克莽古斯的女儿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,即辅佐了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的孝庄皇太后。科尔沁扎萨克绰尔的女儿是清世祖顺治的皇后,史称孝惠章皇后。皇太极的女儿嫁给科尔沁亲王班弟。科尔沁达尔罕亲王娶皇室公主为妻。乾隆皇帝巡视科尔沁时,曾有"寒牧虽称远,姻盟向最亲"的诗句。可见,清代皇室与科尔沁关系之深厚。

阿古拉大草原

乔主任也是个文人,他对科尔沁的历史也有精深的研究。他送给我一本签名著作,书名是《僧格林沁亲王》。他说"僧格林沁出生在科尔沁草原,死后又安葬在科尔沁草原,是科尔沁草原上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。但历史上对僧格林沁的评价不公正。僧格林沁这个人功过是非很分明。他虽说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黑旗军, 但他在对待八国联军入侵的大是大非问题上,却是强硬的主战派。他指挥的天津大沽保卫战,给了英法联军以重创,大挫了入侵敌人之锐气,大振了国人御外之威风。尽管那场战争最终失败,但与清廷的腐败、军队的羸弱以及武器的落后有关,责任不能归于他一人。"

听了王主席和乔主任的一番话后,我对他们二人肃然起敬,对科尔沁草原也有了新的认识。科尔沁不仅有肥沃的土地,有美丽的草原和英雄辈出的历史,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第二天清早,高主任和乔主任来到我们下榻的国泰大酒店,说:"今天我们两人陪你们去看看科尔沁草原上的阿古拉!"

我和同行的李明清忙说:"谢谢!"

早饭后,汽车载着我们一行四人顺着304国道一路南行。沿途,看到四处都是平展展的农田,种有玉米、高粱、大豆和水稻等农作物。

阿古拉草原上的蒙古大营

我问:"这里不是科尔沁大草原吗?怎么不见草原,到处都是庄稼呢?"

可能是我这个问题提得太突然、太直接,也可能是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些复杂,高主任朝乔主任瞅了一眼,乔主任思索了一会儿,缓缓回答:

"科尔沁这个地方土地太肥沃,水草太丰富,环境太优越,历来都是封建王朝囤积粮草的地方。当年,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时,就把科尔沁作为屯兵养马,筹集粮秣的后方基地。昨天晚餐时,桌上有一道本地特色菜牛肉干,就是当年成吉思汗发明的'兵粮'。每到出征前,科尔沁就要加工大量的牛肉干,装在牛皮袋里,作为大军随身携带的干粮。"

"科尔沁成为固定的产粮区,始于清代康、乾年间。那时的战争已不再是游牧部落之间的战争,战争的人数和规模也比过去大得多。光靠'牛肉干 '作战备粮是远远不够的,需要大批的军粮,以作后勤保障。而科尔沁是清廷最信任、最可靠的大后方。于是,便在这里大量开荒种粮,科尔沁逐渐成了清廷的粮仓。"

"到了清末民初,大量的内地汉人'闯关东',来到科尔沁。汉人的到来,使科尔沁人口剧增。人多了,要吃饭,科尔沁的土地便遭到进一步的开发。科尔沁土地肥沃,又有西辽河和新开河的充足水源灌溉,科尔沁便成了旱涝保收的粮食生产基地。

阿古拉湖

"最后一次的土地大开垦,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,那个在全国范围内大搞'农业学大寨''以粮为纲''深挖洞,广积粮'的年代。当然,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多说了。"

"经过历代的开垦,现在,除西部和西北部还保留一部分草原外,科尔沁的整个东部地区已经基本成了农产区,再也难觅当年'草原万里滚绿浪,水肥牛羊壮'的痕迹了。"

听完乔主任的介绍,我感慨地说:"科尔沁草原的变化,其实也是一个历史时代的变迁。"

乔主任说:"正是。"

接待游客的蒙古包

在一个岔道口上,汽车停了下来。这里早停着一辆车,科尔沁左翼后旗政协的白秘书长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了。见面寒暄之后,白秘书长的车在前面带路,拐下了国道,顺着一条稍窄的水泥公路向西行驶。

汽车开了一段后,我发现公路两边的庄稼地慢慢少了,用铁丝网圈着的一片片草场渐渐多了,还有大片大片长着水草的湿地。

远远的草原中,有一片湖泊。湖泊很大,约有数百亩面积。湖水很清,碧波荡漾。湖的周围是青乎乎的草地,草地上有自由放牧的牛羊,还有几位骑马的牧民。远处,还有好几座白色的蒙古包。

我问:"这是什么湖啊?湖水这么清澈! "

乔主任回答说:"这叫阿古拉湖。阿古拉湖很奇怪,它的四周没有山,没有河,基本没有来水。水从哪里来呢?据说阿古拉湖底有泉眼,泉眼里的水不断往上冒。所以,阿古拉湖水在大量的蒸发中不但没有下降,反而有所上升。"

草地中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,甬道用红砖铺成,从公路边一直通往蒙古包。顺着甬道,走近蒙古包,迎面一幅巨大的草原油画,画上写着"蒙古大营"四个鲜红大字。

我走近一座蒙古包,打开门,朝里面看了看。蒙古包从外面看并不大,但里面却很宽敞。木地板上铺着十几个铺位,被子叠得整整齐齐,里里外外收拾得很干净。白秘书长说,这些蒙古包专门用来接待游客,住宿和吃饭的蒙古包是分开的。

离开蒙古包,再往前走,远远看见一座长满青草的高山。 白秘书长指着那座山说:"那就是科尔沁草原上的阿古拉!"

"阿古拉是什么意思?"我问。

"就是山啊!"白秘书长回答。

这阿古拉也有些奇怪,四周都是平平的草地。阿古拉兀自拔地而起,孤零零地矗立在草地的中央,远远看去,格外醒目。

阿古拉白塔

走近阿古拉,这里是一座小镇,镇的名字就叫"阿古拉"。镇上有一处农贸市场,市场上人山人海,周围到处停靠的是农用三轮车,还有拖拉机和吉普车。

白秘书长介绍说:"阿古拉的集市一个月只有3次热集,即每月的5号、15号和25号。今天是8月15号,正是热集,所以集上特别热闹。草原上的牧民居住分散,离集市很远。过去牧民赶一次集不容易,要走很远的路,还要肩挑背驮的。现在好了,绝大多数牧民家里都有农用三轮车,条件好点的还有吉普车。上街赶集再也用不着走路或骑马了。"

我们从阿古拉的北坡上山,北坡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台阶路。阿古拉从远看只是一坐小山包,走近了才知道又高又陡,爬起来十分费力气。我一步一喘,爬得满头大汗,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好不容易爬上山顶。

站在山头,放眼四望。原来,阿古拉四周的景色各不相同。阿古拉东西两边均有一片大湖。不过,西边的那片湖水清澈,碧波粼粼。而东边的那片湖水几近枯竭,周围裸露出大片黄沙。阿古拉的南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青青草原,而北面则是连绵起伏的沙丘,看起来极其荒凉。

阿古拉南侧的山脚下,残存着几间破败的古庙。白秘书长说:"这座庙在雍正和乾隆年间规模宏大,有和尚600多人。庙里香火隆盛,一直传承了两百多年。可惜在浩瀚运动中,和尚被遣, 庙宇被毁。如今,只剩下这几间断墙残壁。"

阿古拉顶,有一座清雍正12年(公元1734年)建的白塔。塔高13米,塔身雪白,成葫芦形,类似北京北海公园的那座白塔。

关于这座白塔,白秘书长还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:雍正年间,通辽的地方官员向朝廷汇报了一个信息,说是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左后旗平地冒出一座山头。当地百姓传言,这是要出真龙天子的征兆。雍正皇帝一听这个信息,便坐卧不宁:一山难容二虎,一朝岂容二君!于是下诏,在阿古拉顶建一座白塔,镇压住草原上的那条龙。同时,在山下建一座寺庙,派皇庙里的和尚来监视这条龙的动向,并坐禅念经,诅咒那条龙永远难成气候。

大家听罢这个故事,都说:"有趣!"

看着脚下的这座山头,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:这阿古拉是如何形成的呢?四周都是平地,没有山脉、山系,造山运动不会在这里单独造就一座孤零零的山吧!若说是人工垒成,似也难以解释。那时,草原上人烟稀少,到哪里去组织这么多的人力呢?何况,那时工具和技术都十分落后,怎么能垒成这又高又陡的山来呢?垒这么高一座山作何用途呢?还有,这里周围只有草地和沙丘,到处不见一块石头,而阿古拉的累累巨石从何而来?这些巨石是怎么搬运上去的呢?

阿古拉,真是一团永远难解的谜!

分享到
回到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