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楚网 ·

文物收藏狂人,捐献文物近千万,却不贪图国家一分补偿
    03-18

文化的传承的角度而言,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。在岁月的长河中,众多古代文化或者文物的流传,给了后世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,如此一来可以更好的了解古代的文化以及精神世界。经历了岁月动荡的年代,尤其是从清朝末年开始,很多有价值的文物,因为国人的对于古董价值意识的淡薄。这边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那就是很有有价值有意义的老物件,都被外国人抢走或者买走。从而走出了国门,也因此被存放在了其他国度。

如果想进行深入了解的话,这就需要跑到别的国家才可以更直观的观看。这对于华夏文化来说,是一个很大的损失。不过在清末到民国年间,有这么一个人,为了将这些文物保存起来,不惜耗费了大量的财力,甚至于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。

直到后来,他竟然选择无偿的将这些自己收集来的文物捐献给了国家,价值近千亿。不过让人感到惋惜的是,当他年事已高病危住院的时候,却因为没钱而没有办法高级病房,令人无限惋惜。本文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人物的岁月沧桑。

一、富二代的另外一种人生

此人便是文化圈子当中泰斗一般的人物。张伯驹在年轻的时候,也是有名的富二代。而且在他年轻的时候,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的关系也是很好的。同时他与袁世凯还有这亲戚这层关系。虽然说张伯驹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放浪形骸,但是在事业上,张伯驹也没有太高的作为。但是家中对于他却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,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番作为。可是这些事情在张伯驹的身上却没有得到体现,为了防止他走上歧途,家里人也给他安排一些工作,可这些对于张伯驹来说,也只是象征性的。

虽说事业上面一事无成,但是张伯驹生活在民国这样的环境中,各种文物出现在他的生活当中,也在无形当中塑造了他鉴赏的功底。尤其是家中所安排的工作,正是在银行当中,很多达官贵人的公子哥,为了获得钱财,将文物抵押给银行。在这个过程中,也让他可以看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古董。

可是作为富家公子的张伯驹,也并非是一事无成。他在文物方面的成就,在如今看来,绝对是鉴赏大家。不过因为对于文物的过于喜爱,也导致了另外一件事,在他人生的晚年,过得十分的拮据。

二、为保护文物,不惜倾家荡产

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执着是因为个人爱好,这一点来说的话,本身就没有多少可以评论的。但是张伯驹为了保护文化,不惜倾家荡产的来收藏。这对于很多人来说,都是难以接受。原本有着万贯家财,但是对于文物收藏的不计成本的状况下,张伯驹在对待老祖宗的东西面前,保持着十分的爱国情怀。

最为让人称道的便是他曾经手残的《平复帖》,这是晋代大文学家、书法家陆机的草隶书法作品。这幅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作品,说它是稀世珍品也一点都不为过。但是这个《平复帖》当时是在溥儒那里,张伯驹在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,就已经暗暗决定要收藏。可是当时报出来的价格实在太高了,足足20万大洋。

这对于当时喜爱收藏的张伯驹来说,实在是有点拿不出手,之后也便不了了之了。直到后来溥儒的母亲病逝,需要钱来办丧事。然后有一次找到了张伯驹,这次准备以4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他。这次的变故把张伯驹高兴坏了。为了纪念这个文物,还特意写了一篇小文描述一番:“在昔欲阻《照夜白图》出国而未能,此则终了夙愿,亦吾生之一大事”。张伯驹深知这件文物的重要性,其价值远远超过了自己的生命。

结语:

为了收藏文物,张伯驹可谓是穷极一生在努力,甚至于身上的所有钱用完了,为了防止这些字画的流失,张伯驹甚至不惜将自家的房子卖掉。但就是这样,他也并没有什么怨言,甚至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,将自己收藏的所有字画都捐献给了国家,而且是一分钱都没要。

虽然自己十分收藏迷,但是对于他的晚年来说,生活得也是十分的凄凉。在那种境况下,他的妻子也曾经劝说他卖掉自己的字画,可是被他言辞给拒绝了。他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所在,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。知道后来张伯驹病危之时,却因为自己的级别不足,竟然被护士一阵的嘲讽:你配吗?。就这样张伯驹在病床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。但是他的所作所为,却是值得后世称赞。

分享到
回到首页